忍者ブログ
這裡是分身~方便上不了本家的朋友~ 本家在此:http://blog.xuite.net/namiko17/jpopsong
Admin / Write / Res
<< 07   2025/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09 >>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PR]
2025/08/30 (Sat) 07:44
Posted by namiko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2008/05/23 (Fri) 22:47
Posted by namiko


在壇子上發現這個神奇的東西,發帖子的人說是某個學妹正在複習聽力訓練時發現的,
不知道是那個教材裡附的,以個人的破聽力來講解一下內容吧XD

第一課(真的是說第一課呀)
A:中井 B:神谷

一開始A發現B在看公佈欄上賣房子的資訊,A有興趣湊過去一起看
買房子的話題開始.....

A:離東京大概一小時車程,3LDK大小要價五千萬~真是貴呀

B:真的很貴呀~一般上班族根本就買不起

A:為啥日本的房價會那麼高呀?

B:嗯...首先就是很小的的土地卻住了很多人,再來就是大都市的人口太密集了,
光是東京.大板.奈良三大都市的人口就佔了全國人口比的40%,所以大都市的房子才會特別的貴

A:日本人大概都幾歲開始買房子呢?聽說日本人都是家族住在一起可是結婚後就會和父母分開來住的樣子,
年輕人想買房子似乎太勉強了點呀

B:嗯...一開始會先從小公寓開始買~大概2DK的大小還買的起,可是等到孩子出生以後空間就會越來越窄,
就需要大間一點的房子了,所以就會開始想找大公寓的房子

A:這樣大概就是30後半-40歲左右才會開始買房子囉,但是房子的價格那麼高一定很辛苦呀

B:嗯..一開始付了一千萬以後,剩下的款項分期不知道要付幾十年才付的完呢,
而且每個月還要付12%的利息
(另外一個人冒出來說其實不只這些費用,說啥如果一般上班族勉強買了房子以年息5倍來計算的話,
一個半月內就要付多少錢等等--聽不太懂)

A:真的嗎!這樣的話不要勉強買房子呀

後來又提到為啥日本的房子大多是木造建築,因為日本人喜歡庭園造景,聽不太懂(囧)

最後又回到價格太高的話題,A就對B說他家明明就很大和父母一起住就好了,B回答說結婚後還是分開住比較好(完)
===============================
不知道這是那個教材裡的資料,實在太豪華了=..=,這麼好聽的聲音就算聽不太懂也會多聽幾次,
小吐嘈一下外面賣的聽力教材大多很死板,講話一點感情也沒有像機器人一樣,實在很難讓人聽下去呀.....

PS.找到教材出處了-當代日本語會話高級篇(下冊)
原來是高級篇難怪我聽不太懂XD
可惜的是這裡賣的課本沒有附CD=.=,
據供檔的人說其實應該是日本當地發售的教材~
他們上課時用的錄音帶的版本,
後來日本老師回去日本時找到了CD這樣!
所以大概要買原文書才會有附光碟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授權的,另外不開放求檔呀!
NAMI已經放在這裡給大家試聽了~
想要的人就自己想辦法挖吧!感謝配合!

PR
この記事にコメントする
Name
Title
Color
Mail
URL
Comment
Password   Vodafone絵文字 i-mode絵文字 Ezweb絵文字
secret
◆ 無題
<p>請問可以把檔案寄給我嗎???&gt;&lt;&quot;</p><p>希望能藉由對聲優的愛讓聽力進步(屁)</p>
佐井兔 2008/05/29(Thu)20:50:47 編集
この記事へのトラックバック
この記事にトラックバックする:
カレンダー
07 2025/08 09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フリーエリア
最新CM
[04/14 suzaku]
[02/09 suzaku]
[01/29 suzaku]
[01/22 namiko]
[01/22 neon]
バーコード
P R
カウンター
Copyright ©  namiko哈日&神谷浩史應援網 All Rights Reserved.
*Material by Pearl Box  * Template by tsukika
忍者ブログ [PR]